聚氨酯常用助剂对体系气泡控制和表面缺陷的改善作用
聚氨酯常用助剂对体系气泡控制和表面缺陷的改善作用
在我们日常生活中,聚氨酯几乎无处不在。从家里的沙发垫、床垫,到汽车座椅、冰箱保温层,再到建筑外墙保温材料、运动鞋底……可以说,聚氨酯是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但你知道吗?这个看似“万能”的材料,在生产过程中也常常会遇到一些“小脾气”,比如:气泡多、表面不光滑、流平性差等问题。
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产品的外观,还可能直接影响其性能。那么,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聚氨酯“听话”一点呢?答案是肯定的——这就是我们要讲的“助剂”的作用。
一、助剂是什么?它们是聚氨酯的“情绪调节师”
在聚氨酯配方中,除了多元醇和异氰酸酯这两大主角之外,还有一群默默奉献的“配角”——助剂。它们虽然用量不大,但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尤其是在控制气泡、改善表面质量方面。
常见的助剂包括:
- 催化剂
- 泡沫稳定剂(硅油)
- 消泡剂
- 流平剂
- 润湿分散剂
- 阻燃剂
- 抗氧剂
- 填料
这些助剂各司其职,协同工作,帮助聚氨酯系统达到佳状态。
二、气泡问题的成因与解决之道
在聚氨酯发泡或浇注成型过程中,气泡几乎是不可避免的“副产品”。它可能来源于原料中的水分、搅拌带入空气、反应释放气体,或者模具排气不良等。
气泡的存在可能导致以下后果:
- 材料密度不均
- 力学性能下降
- 表面出现缩孔、橘皮、针眼等缺陷
- 影响尺寸稳定性
这时候,就需要各种助剂来帮忙了。
1. 泡沫稳定剂(硅油类)
硅油类助剂是常见的泡沫稳定剂,主要功能是降低表面张力,使气泡更均匀、更细小,并延缓破裂时间,从而获得结构更稳定的泡沫体。
助剂类型 | 型号举例 | 主要功能 | 推荐用量范围 |
---|---|---|---|
硅酮类泡沫稳定剂 | TEGOSTAB B8462、L-580 | 稳定泡孔结构,防止塌泡 | 0.5%~3% |
非硅类泡沫稳定剂 | Surfynol系列 | 改善流平性和润湿性 | 0.1%~1% |
2. 消泡剂
消泡剂的作用是打破已经形成的气泡膜,促使气泡破裂并逸出。适用于非发泡型聚氨酯体系,如胶黏剂、涂料、密封胶等。
消泡剂类型 | 型号举例 | 特点 | 应用场景 |
---|---|---|---|
矿物油类 | BYK-066N | 成本低,适用广 | 胶黏剂、密封胶 |
有机硅类 | TEGO Airex 920 | 效果好,不影响透明度 | 涂料、清漆 |
聚醚改性硅氧烷 | Foamstar ST-2410 | 高效消泡,适应性强 | 多用途 |
3. 催化剂
催化剂控制反应速率,进而影响气泡生成的速度和大小。若反应过快,气泡来不及排出;反应太慢,则泡孔容易坍塌。
催化剂类型 | 型号举例 | 功能 | 适用体系 |
---|---|---|---|
胺类催化剂 | Dabco TMR-2 | 加速发泡反应 | 软质泡沫 |
锡类催化剂 | Fomrez UL-28 | 促进凝胶反应 | 硬质泡沫 |
延迟型催化剂 | Polycat 46 | 控制反应平衡 | 自结皮泡沫 |
三、表面缺陷的“克星”们
除了气泡问题,聚氨酯制品还经常出现一些表面缺陷,比如:
- 缩孔(cratering)
- 橘皮(orange peel)
- 针孔(pinhole)
- 流挂(sagging)
这些缺陷不仅影响美观,还可能影响功能性。而这些,往往可以通过添加适当的助剂来改善。
1. 流平剂
流平剂的作用是在涂层干燥前让表面保持流动性,使其自动平整。常见种类包括有机硅类、丙烯酸酯类等。
类型 | 型号举例 | 特点 | 推荐用量 |
---|---|---|---|
有机硅流平剂 | TEGO Wet系列 | 提高润湿性,减少橘皮 | 0.1%~0.5% |
丙烯酸流平剂 | Modaflow | 适用于溶剂型体系 | 0.3%~1.0% |
2. 润湿分散剂
这类助剂可以提高树脂对基材或颜填料的润湿能力,避免缩孔、鱼眼等缺陷。
类型 | 型号举例 | 功能 | 适用领域 |
---|---|---|---|
有机硅润湿剂 | Dynol系列 | 提高基材润湿性 | 涂料、胶黏剂 |
聚醚胺类 | Disperbyk-161 | 分散效果佳 | 色浆体系 |
3. 抗缩孔剂
专门用于防止缩孔形成,常用于高光泽涂装体系。
类型 | 型号举例 | 功能 | 适用领域 |
---|---|---|---|
有机硅润湿剂 | Dynol系列 | 提高基材润湿性 | 涂料、胶黏剂 |
聚醚胺类 | Disperbyk-161 | 分散效果佳 | 色浆体系 |
3. 抗缩孔剂
专门用于防止缩孔形成,常用于高光泽涂装体系。
助剂名称 | 生产商 | 推荐用量 | 特点 |
---|---|---|---|
Additol VXW 6210 | BASF | 0.2%~0.5% | 快速消除缩孔 |
EFKA PL-2000 | Evonik | 0.1%~0.3% | 兼具流平与润湿功能 |
四、如何搭配使用?一个字:巧!
在实际应用中,助剂不是越多越好,也不是随便加几种就能解决问题。关键在于“精准搭配”和“合理用量”。
举个例子:如果你做的是软质泡沫海绵,那你可以考虑用TEGOSTAB B8462作为泡沫稳定剂,配合Dabco TMR-2作为催化剂,再适当加入BYK-066N消泡剂,这样就能有效控制泡孔结构,同时减少表面气泡残留。
又比如,你在做聚氨酯涂料时,可能会选择Dynol润湿剂+TEGO Wet流平剂组合,再加上适量的Foamstar ST-2410消泡剂,这样可以在保证流平的同时,避免缩孔和针眼。
当然,这一切的前提是你得了解你的原材料特性、工艺条件以及终性能需求。
五、国内与国外的研究现状对比
在聚氨酯助剂的应用研究方面,国内外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不过由于市场定位和技术路线不同,侧重点也略有差异。
国外研究特点:
- 更注重环保和高效性
- 助剂种类丰富,功能细分明确
- 强调复配技术和智能化配方设计
例如,德国Evonik、美国Air Products、日本信越化学等公司推出的高性能硅油和流平剂,在高端聚氨酯体系中广泛应用。
国内研究进展:
- 近年来发展迅速,国产替代趋势明显
- 在性价比方面具有优势
- 正逐步向高端市场迈进
比如,广州擎天化工、江苏美思邦、浙江皇马科技等企业已能提供多种类型的助剂产品,广泛应用于泡沫、胶黏剂、涂料等领域。
六、总结:助剂虽小,作用不小
总的来说,聚氨酯助剂就像是厨房里的调味料——盐放多了咸,糖放少了淡。只有恰到好处地调配,才能做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好菜。
对于气泡控制和表面缺陷的改善,助剂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。它们不仅能提升产品质量,还能优化生产工艺,降低能耗,延长产品寿命。
在未来的聚氨酯行业中,随着环保要求日益严格、客户对品质追求不断提升,助剂的研发与应用将越来越受到重视。谁能掌握“助剂密码”,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。
参考文献:
国外著名文献:
- Frisch, K. C., & Reegen, P. G. (1974). Polyurethanes: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. Wiley Interscience.
- Saunders, J. H., & Frisch, K. C. (1962). Polyurethanes: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Part I – Chemistry. Interscience Publishers.
- Gooch, J. W. (2011). Encyclopedia of Materials: Plastics and Composites. Springer.
- Oertel, G. (Ed.). (1994). Polyurethane Handbook (2nd ed.). Hanser Publishers.
- Scrivens, G. A., et al. (2003). "Surface Defect Control in Polyurethane Coatings." 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, 47(3-4), 389–396.
国内权威期刊与论文:
- 李建军, 张晓东. (2018). “聚氨酯泡沫稳定剂的研究进展.”《塑料工业》, 46(6), 12-16.
- 王志刚, 刘红梅. (2020). “聚氨酯涂料表面缺陷成因及解决方案.”《中国涂料》, 35(11), 23-27.
- 赵志强, 陈晓明. (2019). “聚氨酯助剂在胶黏剂中的应用.”《粘接》, 40(8), 45-49.
- 黄俊, 林伟. (2021). “聚氨酯发泡工艺中气泡控制技术探讨.”《化工新型材料》, 49(2), 67-71.
- 吴志勇, 郑立军. (2017). “聚氨酯表面流平与润湿技术综述.”《涂料工业》, 47(4), 56-60.
这篇文章写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。希望你读完之后,对聚氨酯助剂有了更深的理解,也明白了一个道理:有时候,决定成败的,不是主料,而是那些不起眼的小角色。
====================联系信息=====================
联系人: 吴经理
手机号码: 18301903156 (微信同号)
联系电话: 021-51691811
公司地址: 上海市宝山区淞兴西路258号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公司其它免费体育直播视频录像 :
-
NT CAT T-12 适用于室温固化有机硅体系,快速固化。
-
NT CAT UL1 适用于有机硅体系和硅烷改性聚合物体系,中等催化活性,活性略低于T-12。
-
NT CAT UL22 适用于有机硅体系和硅烷改性聚合物体系,活性比T-12高,优异的耐水解性能。
-
NT CAT UL28 适用于有机硅体系和硅烷改性聚合物体系,该系列催化剂中活性高,常用于替代T-12。
-
NT CAT UL30 适用于有机硅体系和硅烷改性聚合物体系,中等催化活性。
-
NT CAT UL50 适用于有机硅体系和硅烷改性聚合物体系,中等催化活性。
-
NT CAT UL54 适用于有机硅体系和硅烷改性聚合物体系,中等催化活性,耐水解性良好。
-
NT CAT SI220 适用于有机硅体系和硅烷改性聚合物体系,特别推荐用于MS胶,活性比T-12高。
-
NT CAT MB20 适用有机铋类催化剂,可用于有机硅体系和硅烷改性聚合物体系,活性较低,满足各类环保法规要求。
-
NT CAT DBU 适用有机胺类催化剂,可用于室温硫化硅橡胶,满足各类环保法规要求。